名称:坦桑尼亚钳角
拉丁:Prosopocoilus natalensis
类型:锯锹属
体型:中小型
寿命:5-10个月
兜锹简要点评
坦桑尼亚钳口锯锹是产自非洲坦桑尼亚的中小型锯锹,外形上和国产的广西钳口锯比较相似,但是比钳口锯更加精致,光泽度更加高一些,成虫是一种寿命长的甲虫;繁殖和幼虫饲养都可以用发酵木屑。<浏览详情>
前言:年初时我们入了一对坦桑尼亚钳口锯锹,这是来至非洲拥有奇特牙型的精致小型锯锹,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波繁殖。今天就来聊聊这种具有怪异牙型,浑身散发酒红色光泽的小锯锹。
一、坦桑尼亚钳口锯概述
基础信息
● 中文名称:坦桑尼亚钳口锯/钳角锯
● 拉丁学名:Prosopocoilus natalensis
● 产 地:非洲(坦桑尼亚、乌干达、肯尼亚、马拉维等)
● 体 长:雄虫BeBuwa饲育纪录:48.1mm;野外纪录:50.0mm
● 寿 命:5~10个月
● 幼 虫 期:5~8个月
小贴士:国内(包括大陆和台湾)也有将坦桑尼亚钳口锯称为非洲钳角锯的情况,其实正真的非洲钳角锯拉丁学名应该是“Prosopocoilus antilope”。
主要特征
体色:坦桑尼亚钳口锯锹体色多为红褐色,鞘翅中央有黑色条纹,雌虫的条纹相比雄虫更宽些。
坦桑尼亚钳口锯
牙型:按牙型可以分为长牙、中牙和短牙,长牙个体大颚基本没有锯齿状内齿,仅在端部和基部存在单一的内齿,头部较为宽阔;中小齿型个体大颚形似钳口,颚上有锯齿状的小内齿,同时颚中央位置相对较细。
产地差异:坦桑尼亚钳口锯存在一定的产地差异,按日本锹甲大图鉴的说法,坦桑尼亚产的个体体型相比其他地区(乌干达、肯尼亚、马拉维)个体更宽,体色也偏向红黑色。
二、繁殖情况
坦桑尼亚钳口锯的繁殖还是挺简单的,一起来看看我们第一波下产的情况!
繁殖配对:由于是小型锯锹,不是特别担心爆母,因此直接将对虫一起放在了布丁杯中,没多久公虫就顺利和母虫配上了。
公母配对中(手机渣图将就看吧)
产房布置:挺简单,直接发酵木屑+中偏软产木。由于手头废土多,产房土直接使用了废土,产木使用的是直径60mm左右的小产木,产木基本全埋,只顶部露出一点点。下产期间室内温度大概在22~24度左右。不过,从其他资料来看,繁殖温度超过25度也没有问题,毕竟这是来自热带非洲的品种。
下产多日后产房表面局部情况,全是撕咬出来的产木屑
卵期多久:从实际情况看坦桑尼亚钳口锯卵期较短,3月25日下产,4月29日开产房,开出来有20多条幼虫,没有发现卵。当然,由于是小型锯锹,卵其实很小,即便有也很难发现。
下产1个月出头产木里就是小小的幼虫了
开产结果:整个产木被雌虫撕咬的遍地开花,产木表层以及内部均有产卵咬痕。从开产情况看,雌虫产卵密度较高,在同一片区域最多能发现5~6条幼虫。由于用的产木不是很大,20条出头的幼虫还算是满意,目前已经下了第二波。
母虫直接钻入了产木
幼虫整体都比较小,练眼力的时候到了
后记:坦桑尼亚钳口锯整体属于好生好养的品种,饲养繁殖容易,产卵量不低,幼虫期也短,非常适合新手饲养。
参考文献:
むし社 世界锹甲大图鉴 P107
上如有错误之处还望各位虫友指正,感谢阅读!
注:欢迎转载,标明出处即可!
End
- [虫社新闻]虫人物语系列之专访阿银 行科普之路为梦想而努力
- [虫社新闻]虫人物语系列之养虫虫人专访 甲虫的变化带来无比快乐
- [虫圈资讯]科普在路上 探访养虫虫人台州伪装生物展
- [虫社新闻] 罗氏虫社参与今日头条2019生机大会人气榜 欢迎虫友们投票支持
- [虫社新闻]罗氏虫社网站及公众号运营一周年回顾 感谢虫友们的鼓励和支持~~
- [虫圈资讯]9.22闲逛爬宠狂欢节上海站 虫圈有石头和养虫虫人出场
- [饲育记录]羽化啦!黑鬼艳锹繁殖饲育实录和小经验分享
- [虫圈资讯]闲聊22届上海亚宠展 孤独“弱小”的虫圈
- [虫圈资讯]这份名录静静躺了30年,如今再现江湖直接炸圈,颤抖吧!
- [饲育记录]初探中小型深山锹繁殖 派瑞深山锹原来这样产卵
- [饲育记录]国内主流鬼艳属品种 黄边鬼艳锹和黑鬼艳锹繁殖实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