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澳洲锯锹
拉丁:Prosopocoilus torresensis
类型:锯锹属
体型:中小型
寿命:
兜锹简要点评
澳洲锯锹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,具有独特的单性繁殖习性,和野牛锯锹是近缘种,总计有三个亚种,除去原名亚种外还有昆士兰亚种、北领地亚种。<浏览详情>
前言:单性生殖在昆虫界并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,不少昆虫有此类习性,但在锹甲中却非常罕见,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可单性生殖的锹甲-澳洲锯锹(托雷斯锯锹)。
澳洲锯锹概况
概况:澳洲锯锹(Prosopocoilus torresensis)是目前已经确认(Bekuwa10号)可以单性生殖的锹甲品种,主要分布于澳洲的托雷斯海峡群岛,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和北领地地区。属于小型锯锹,Bekuwa的饲育记录为42.3mm。
注:种名“torresensis”源于产地托雷斯群岛(Trres Straits),日本这边直接使用音译称其为“托雷斯锯锹”,本文沿用台湾虫友们的中文俗称“澳洲锯锹”。
亚种:澳洲锯锹和野牛锯锹属于近缘种,因此两者大颚有相似之处。目前总计有三个亚种,原名亚种、昆士兰亚种、北领地亚种。
澳洲锯锹原名亚种(P.torresensis):主要分布于托雷斯海峡群岛。
澳洲锯锹昆士兰亚种(P.torresensis flavoguttatus):分布于昆士兰地区,头部较大,跗节较短,被确认具有单性生殖特点。
澳洲锯锹北领地亚种(P.torresensi suzukii):分布澳洲北领地地区,头部较小,前胸背板和鞘翅边缘为黄褐色。
澳洲锯锹昆士兰亚种
饲育:澳洲锯锹繁殖较为简单,发酵木屑+软产卵木即可,相对来说,较容易爆产,母虫有时连小木块都不会放过。当然,也可直接将未配母虫下产。幼虫饲育可以下菌瓶,幼虫期6~8个月左右。
澳洲锯锹亚种一览
澳洲锯锹原名亚种(P.torresensis)
主要分布于托雷斯海峡群岛,雄虫大颚短而细,有一定的弯曲幅度,大颚中央无内齿;头部较大,前胸前半部宽阔,左右两侧边缘各有黄褐色斑纹;鞘翅尾部有褐色斑纹(国内俗称尾灯)。雌虫鞘翅黑色具有较强的光泽。
澳洲锯锹原名亚种
澳洲锯锹昆士兰亚种(P.torresensis flavoguttatus)
昆士兰亚种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,雄虫体长28~42.3mm,雌虫18~27mm,根据日本专业杂志Bekuwa的记载,确认其拥有独特的单性繁殖能力,该种是当前流通率最高的澳洲锯锹。
昆士兰亚种雄虫大颚基部有突出的大内齿,头部较大,鞘翅末端有U字型黄褐色条纹,六足跗节较短;雌虫鞘翅有微弱的隆起。
澳洲锯锹昆士兰亚种雄虫和雌虫
澳洲锯锹北领地亚种(P.torresensi suzukii)
北领地亚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中北部北领地地区,2010年认定的新亚种,该种类似野牛锯锹小型个体。相比其他亚种,北领地亚种头部更小,前胸背板和鞘翅两侧边缘有明显的红褐色条纹。
澳洲锯锹北领地亚种雄虫
后记:澳洲锯锹在日本较为流通,我国台湾早前也有流通,至于国内几乎没有。据日本方面的传言,还有个锹甲品种也具有单性生殖的特点,但并未找到明确资料,如后续有发现,届时再介绍给大家。
罗氏虫社官方微信群已建立,主要用于交流分享,欢迎大家加入~~ 先加客服微信后邀请入群
以上如有错误之处还望各位虫友指正,感谢阅读!
注:欢迎转载,标明出处即可!
End
- [虫社新闻]虫人物语系列之专访阿银 行科普之路为梦想而努力
- [虫社新闻]虫人物语系列之养虫虫人专访 甲虫的变化带来无比快乐
- [虫圈资讯]科普在路上 探访养虫虫人台州伪装生物展
- [虫社新闻] 罗氏虫社参与今日头条2019生机大会人气榜 欢迎虫友们投票支持
- [虫社新闻]罗氏虫社网站及公众号运营一周年回顾 感谢虫友们的鼓励和支持~~
- [虫圈资讯]9.22闲逛爬宠狂欢节上海站 虫圈有石头和养虫虫人出场
- [饲育记录]羽化啦!黑鬼艳锹繁殖饲育实录和小经验分享
- [虫圈资讯]闲聊22届上海亚宠展 孤独“弱小”的虫圈
- [虫圈资讯]这份名录静静躺了30年,如今再现江湖直接炸圈,颤抖吧!
- [饲育记录]初探中小型深山锹繁殖 派瑞深山锹原来这样产卵
- [饲育记录]国内主流鬼艳属品种 黄边鬼艳锹和黑鬼艳锹繁殖实录